二十多年來,她與酷暑嚴寒作戰,同星辰皓月為伍,先后設計了全國首座跨座式單軌系統、首座全地下式地鐵公交換乘站、制定了全國首個地鐵快線技術標準,打造了全國乃至世界大型地下空間的全新樣板,她用智慧塑造時空,以匠心鑄就夢想,她就是全國五一巾幗標兵、全國巾幗建功標兵、四川省五一勞動獎章、四川省五一巾幗獎、四川省三八紅旗手標兵、中央企業優秀共產黨員等諸多榮譽獲得者——中鐵二院地鐵院副總工程師、東莞項目部總工程師李可意。
輕軌列車在商住樓中魚貫而入、穿梭而出,這是大名鼎鼎的“網紅”車站重慶較新線的李子壩站。要讓列車穿過一棟住宅并不容易,震動、噪音,都將給居民生活帶來巨大困擾。20世紀90年代末,初出茅廬的李可意臨危受命,擔任重慶輕軌較新線的建筑負責人。工程針對線路沿線地形特點,采用跨座式單軌制式,這在我國尚屬首次。一切都是從零開始,為了把引進技術和工程實際相結合,她以湖南妹子特有的倔強,梳理技術難點,拉著同事們一起反復踏勘現場,廣泛查閱國外技術資料,利用各種機會向外籍專家請教,夜以繼日不斷鉆研,最終創新采用站橋結構分離減震、調整輪軌材質降噪的解決方案,讓穿樓的不可能成為了可能。當列車穿行在樓房中時,居民們幾乎沒有震感,噪聲也僅相當于一輛小汽車駛過。較新線打破了西方強國的技術壟斷,創造了屬于中國人自己的跨座式單軌系統,一舉獲得“全國十大建設科技成就獎”,成為當時軌道交通領域最高成就。
李可意主持設計的東莞R2線是不同于國內常規地鐵的市域快線。在開展設計時,國內沒有設計標準進行指導,也沒有成功的建設運營經驗可以借鑒。合理確定技術標準難度大,城市軌道快線技術含量高,技術難題研究課題任務繁重。2009年起,她便帶領著設計團隊一起攻關,從經濟技術角度全面深入系統研究,開展了一系列專題研究和技術創新。在設計過程中,對于東莞火車站與R2線的換乘,地方政府希望沿用傳統設計方式,將地鐵站設于火車站房下方。她堅持每周參加業主、政府的協調會,做大量的解釋、計算、模擬工作,在如此反復持續了近三個月時間,業主最終接受了把地鐵站擺在火車站一側的設計。
李可意善于總結提煉,通過東莞軌道交通R2線、深圳地鐵11號線等市域快線線路的設計建設,她積累經驗,牽頭編制了《東莞市軌道交通R2線工程技術要求》和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的《地鐵快線設計標準》,填補了軌道交通行業空白,確立了地鐵快線的技術標準。如今,時速120公里的東莞R2線開創了城市軌道交通發展的全新領域,有效提升城市品質,大大改善市民公共交通出行方式,以她為代表的中鐵設計者用孜孜以求的鉆研精神推動城市發展進程。
深圳寸土寸金,土地資源稀缺,交通矛盾突出。早在2004年,由李可意主持設計的深圳世界之窗站是國內首個將公交系統引入地下,從而實現地鐵公交無縫接駁的地鐵站。她幾乎獨立完成了從方案設計到施工圖設計再到現場施工配合的全過程工作,車站建筑面積34472平方米,是彼時國內最大的全地下式地鐵公交換乘站。即便是在建成通車十多年后的今天,由于其換乘功能的合理、物業+地鐵模式的成功、投資控制的精準,至今仍被業界津津樂道,成為地鐵建設的典范工程之一。
按照習近平總書記“增強城市宜居性,優化城市空間布局”的總體思路,深圳市政府提出了在南山科技園片區,依托地鐵13號線,構建集約高效的立體交通體系。要實現這一構想,就必須建設一個3.4公里長的超大型地下空間“廊道”。然而南山科技園區匯聚了數十家高科技企業,地下空間的建設不僅不能影響科技園的服務品質,還要確保數萬行業精英的生活品質。這又是一項顛覆常識的任務。
“我們城市軌道交通的建筑設計人員,除了改變城市的交通,還能改變城市的時空。”李可意帶領設計團隊,創新采用設置下沉廣場、局部大空間、路中采光井等設計手法,形成了“見光、見天、見綠”的全國首例“最不像地下空間的地下空間”。而她提出的“科學城市、智慧互聯”超前規劃理念,將地下空間串聯了5座城市車站,面積相當于9個足球場大小。科苑大道地下空間——這一榮獲全國地下空間創新大賽優秀設計項目第一名的設計,打造了全國乃至世界大型地下空間的全新樣板,開拓了城市空間開發的“前沿領域”。
李可意年邁的母親得了眼疾,左眼幾乎失明,必須馬上手術治療。正處在項目設計關鍵階段的她經過反復心里糾結,最終,把病重的母親接到單位附近醫院來做手術,完成工作之余到醫院陪護母親。父親病重期間,她周五晚上從深圳趕回長沙照料,周日晚上又趕回深圳,周一依然精神飽滿地出現在工作崗位。疫情期間,公公因病離世,她響應國家號召,婉言謝絕了組織的現場慰問,簡單料理后事后,便又化悲痛為力量,全心投入到新一輪的投標工作中。
工作26年,李可意先后轉戰北京、上海、廣州、重慶、深圳、東莞等10多個城市,主持或參與28個項目,設計車站124座。雖然早已光環滿身,但李可意始終堅守初心、牢記使命,用勤勞和汗水書寫自強不息與銳意進取的精彩人生,用拼搏和進取奏響自尊自信、自立自強的巾幗之歌。 劉暢 吳異焓/作 劉暢/演講